自治區衛健委領導赴天緣綠集團調研,共探藥食同源標準化發展之路

9月5日,自治區衛健委、廣西藥用植物園、廣西農科院等領導一行赴廣西天緣綠科技集團調 研, 聚焦藥食同源資源標準化進程 。

調研組實地參觀了集團總部、天綠元素生活體驗中心及十萬等級無塵潔凈車間,深入了解其藥食同源產品研發與生產體系。天緣綠集團黨支部書記李玉強、運營總裁郭陽陪同調研并座談。

調研組對天緣綠集團以科技創新推動傳統草藥現代化的成果給予高度認可。此前,集團聯合廣西中醫藥研究院主導完成的 芭蕉科 植物壯藥材質量標準,已由廣西壯族自治區藥品監督管理局正式發布; 集團 主導制定的《芭蕉根(征求意見稿)》食品安全地方標準亦進入公示階段。這兩項標準構建了從種植、提取到生產的全鏈條質控體系,填補了芭蕉科植物標準化應用的空白,為民族藥產業規范化發展奠定基礎。 此次調研則聚焦 藥食同源資源標準化與產業協同 ,進一步挖掘廣西藥食同源 特色作物 價值。

參觀過程中,領導們親身體驗了以芭蕉科植物為核心的藥食同源產品,并考察了高標準的生產環境。天緣綠集團通過生物發酵、低溫萃取等技術,將芭蕉科植物轉化為高附加值產品,實現 “傳統草藥”向“標準化產品”的跨越。其“以藥品標準生產食品”的質控理念獲調研組一致肯定。調研組指出,標準化是破解民族藥“現代化瓶頸”的關鍵,天緣綠集團的技術攻關為廣西特色資源開發提供了示范樣本。廣西藥用植物園表示將深化“產學研用”合作,加速科研成果轉化;廣西農科院專家肯定了集團在種植技術、土壤改良中的創新,期待通過合作助力鄉村振興。
此次調研凸顯政企協同的創新路徑:通過標準共建、資源整合,推動民族藥產業高質量發展與鄉村振興深度融合。天緣綠集團的實踐不僅為廣西特色資源開發開辟新賽道,更為傳統草藥現代化提供了可復制的“科技+標準”范式,助力千年藥草智慧走向世界 。